今年除夕,全家人难得团聚,儿子因工作原因明天要上班,因此这顿年夜饭在情感上、传统上都显得格外重要。老李决定亲自下厨,精心准备这顿团圆饭。
凉菜方面,有松花蛋、海蜇皮拌白菜心、花生米拌芹菜、烧鸡、香肠等,种类丰富,兼顾口感与口味。
热菜除了红烧黄花鱼是妻子掌勺外,其余的都由老李亲自操刀,包括辣子鸡、爆炒猪耳、炸藕盒、小酥肉、山药丸子等,一桌菜肴丰盛热闹,充满年味。
做饭的人往往都有这样的心理——看到家人吃得开心、吃得干干净净,心里便充满满足感。老李做的辣子鸡尤其受欢迎,最后只剩下满盘的辣椒皮,然而他自己却一口没吃。
为什么?年纪大了,胃口不再如从前。别说辣子鸡,连烧鸡、香肠、肘子等荤菜也只是象征性地尝了一口。他喝着黄酒,配的也只是些素菜,尤其偏爱芹菜拌花生米。
此刻,他不禁感慨,从小到大,真正吃过的好东西并不多。那时物资匮乏,能吃饱就已是难得的幸福。小时候的地瓜干煎饼、下乡时的煮地瓜,都是吃到肚子滚圆才肯罢休。然而,这些食物并不耐饥,不到下一顿饭,肚子便又饿得前胸贴后背,只能继续大吃特吃。
或许正是那时候起,胃便被一点点“毁掉”了。如今年纪大了,它终于“抗议”,给他甩脸色,让他切身体会它的疲惫和不堪。
所以,如今他只能看着满桌美食却难以下咽,白酒也喝不得,只能改喝黄酒。看着儿子痛快地喝着白酒,豪迈地啃着烧鸡肘子,他心里又羡慕又无奈,甚至有点想踹儿子两脚——这小子根本没有意识到,也丝毫不在乎父亲的感受。这种滋味,真是苦啊!